玉树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玉树小说 > 吾夫诸葛孔明 > 34.冬麦夏稻(求月票推荐收藏~追读~)

34.冬麦夏稻(求月票推荐收藏~追读~)

  34.冬麦夏稻(求月票推荐收藏~追读~) (第1/2页)
  
  作为族长黄律的第三子,黄寅敏而好学,才学机辩,德形俱佳,是沔阳黄氏年青一代最被看好之人。
  
  他明白,如今的庄子,已经与以往不同了。
  
  而这不同,正是来自于自己这堂妹。
  
  自小,这位堂妹聪慧,更胜于他。
  
  在昨夜黄律和他说明庄子如今的形势时,他大概就理解了堂妹的困境:起势过快,人手不足。
  
  他同样也听黄律说了,荆州八郡的楚纸代理权已被各大世家拿下,其中,又以江夏黄氏最甚。
  
  江夏黄氏,与他们沔阳黄氏,百余年前还是同一家呢。
  
  只是沔阳黄氏立足时间短了许多,目前比不过,但有自己这位颇为妖孽的堂妹在,也未必就比不过了。
  
  虽说把一族的希望寄托在一人身上并不妥当,但黄月英的表现,值得。
  
  于是,目光与自己的这位族妹对视,发现后者年岁虽小,眼中有着疲惫,却也带着信心与把握。
  
  “兄长,我核算了一番,如今我名下有田产近万亩,虽说大多田产位于沔阳,但分布也是散乱。”黄月英这些天也整理了各家的贺仪,颇为头疼,其中田产实在是太散了,不好管理。
  
  “不错,如今阿楚已是族内巨富。”黄寅笑着,温声道,“其实最为直接的处理方法,便是不作改动,各家所赠田产,大多都带着原有的佃户。”
  
  黄月英立马摇头,拒绝道,“不行啊,我忍不住啊。”
  
  作为一名华夏人,在拥有田地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?
  
  当然是种菜啊!种田啊!种各种啊!
  
  这是刻在血液里、刻在骨子里的DNA啊!
  
  最重要的是…这时代粮食产量到底还是太低了些。
  
  黄寅一时有些愣,“忍不住?”
  
  “是啊,忍不住。”黄月英苦笑,“兄长可曾听闻宿麦?”
  
  黄寅微微点了点头,“武帝时期便下令推广,如今中原及北方种得更多一些,于荆州境内,则是以粟米、禾稻为主。”
  
  “那兄长可知,若是冬麦夏稻,我荆州大部分地区能一年收两季粮食?”
  
  在稻田轮作方面,华夏至迟在9世纪以前已出现了稻麦轮作,宋代更为迅速发展。据记载,宋太宗时曾在江南、两浙、荆湖、岭南、福建等地推广种麦,促进了稻麦二熟制的发展。
  
  “冬麦夏稻?”黄寅先是疑惑,而后在内心算了一下宿麦和水稻的种植与成熟时间,“若是如此,稻苗生长时间便不够…何时得以收获?”
  
  见黄寅没有直接反驳,黄月英心里还是挺开心的,幸好……黄寅不是一名固执的老农。
  
  “当下种稻,唯岁易为良,选地欲近上流。地无良薄,水清则稻美也。三月种者为上时,四月上旬为中时,中旬为下时。”黄月英想了想,先说了《齐民要术》中关于种水稻的一部分记录,此书成于南北朝时期,距今还要再过三百余年,是华夏古代农业百科全书,但也有它的局限性。
  
  岁易,即一年更换一次。
  
  而今种水稻的方式,与后世有较大的差异,不仅是育秧和插秧的问题,还有轮作问题。
  
  南北朝以及南北朝之前,一亩地若是今年种了一次水稻,明年就不能再种水稻。
  
  这也是为何白米在如今价高的原因。
  
  “兄长以为然否?”
  
  黄寅一边听着,一边不断的思索,惊讶的道,“于农事一道,阿楚竟也如此清楚吗?”
  
  又无奈的摇摇头,笑着感叹,“伯父到底教了阿楚多少本事啊。”
  
  “兄长以为然?”黄月英反问。
  
  黄寅自是点头,“若是种稻,大家不都这么种的吗?”
  
  “那兄长以为,为何种稻之地岁易为良?”
  
  黄寅摇摇头,“不知。”
  
  “为的是作物不至于单一,利于防治虫害,更好的利用地力,利于庄稼增产。”
  
  “阿楚的意思是,冬麦夏稻,亦是轮作?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